說出來你可能不信,假如一局遊戲,
需要兩次或更多次洗牌才能結束,
那判兵出梅花比判樂出紅桃的概率要高。
前言
本文部分術語解釋
161環境:標準108張+軍爭52張+木牛流馬1張=161張牌,其中方塊41張,其餘三花色各40張。
193環境:標準108張+軍爭52張+木牛流馬1張+逐鹿天下32張=193張牌,其中方塊49張,其餘三花色各48張。
概率:本文均為理想概率,意思就是在161、193張牌的牌堆中,你摸到一張牌的概率是多少。不過在實際牌局應用中,你摸到某一張牌的概率會隨著剩餘牌堆的變化,有高有低,因此本文概率並不絕對;
天過:在判定【兵糧寸斷】或【樂不思蜀】時,不受改判武將影響,判出梅花牌解兵或紅桃牌解樂。
本文涉及武將技能
大喬、徐晃
正文
天過【兵糧寸斷】容易,還是天過【樂不思蜀】容易?按說無論161環境還是193環境,梅花與紅桃的牌數量都是一樣的。那自然輕易推出:
它們的天過概率該也是一樣的。
這句話,理論上說沒錯,但如果考慮到牌的流動性來說,加一個需要兩次或更多次洗牌才能結束的持久局前提,就完全不是一回事瞭。
對,遊戲牌除瞭有類型、花色、點數之分外,流動性高低的這個分法並不太為人所知,但它又是實際存在的。
所謂牌的流動性高低,簡單理解可以說是他們出現在棄牌堆的可能性大小。一張牌如果越容易出現在棄牌堆,就說明到下一次洗牌時,它會更有可能參與構成新的牌堆。一般而言,這副新牌堆,將會比第一輪牌堆的流動性更高。
深入一點理解流動性高低吧,如果一張牌容易卡在手,則該牌就屬於低流動性牌。例如【閃】、【桃】、【無懈可擊】、193環境中的兩張黑桃【草船借箭】(劉焉,與雪中送紅桃給劉焉的劉備,深表認同……)
如果一張牌容易被置於場上,則該牌也屬於低流動性牌。例如各種各樣的裝備牌,裝上之後能在場上留兩三個回合,甚至大有可能保留到遊戲結束。此外,【兵糧寸斷】、【樂不思蜀】、【閃電】三種延時錦囊,由於存在場上時間比高流動性牌要長,因此也應被劃入低流動性牌當中。
反之,則是高流動性牌,如【殺】、【酒】、普通錦囊(無懈可擊除外)。
那麼,透過對遊戲牌流動性高低的劃分,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數據
161環境:
紅桃牌40張=高流動性牌17張(占比42.50%)+弱流動性牌23張(占比57.50%)
使【樂不思蜀】失效的紅桃,低流動性牌較多。
構成低流動性牌的分別是:9【桃】、7【閃】、3裝備、2【無懈可擊】、1【閃電】;它們通常會被各玩傢握在手裡或置於場上,進入棄牌堆,參與流動的可能性較低。尤其是卡手的【桃】和【閃】,在此我們再次請出劉焉先生現身說法……
構成高流動性牌的分別是:11張普通錦囊牌(【無懈可擊】除外)、6【殺】、0【酒】。高流動性牌較少,如果當局遊戲需要兩次或更多次洗牌才能結束,則樂判紅桃的概率,通常情況會一路走低。
梅花牌牌40張=高流動性牌30張(占比75.00%)+低流動性牌10張(占比25.00%)
使【兵糧寸斷】失效的梅花,高流動性牌較多。
構成高流動性牌的分別是:18【殺】、2【酒】、10張普通錦囊(無懈可擊除外);這類型牌通常用完即棄,進入棄牌堆後,更容易組成下一次新牌堆。所以從概率上說,如果當局遊戲需要兩次或更多次洗牌才能結束,則兵判梅花的概率,通常情況下會比判樂出紅桃的概率要高。
而梅花的低流動性牌,則僅為10張:6裝備、2【無懈可擊】、1【兵糧寸斷】、1【樂不思蜀】。因此,他們在新牌堆的成分通常會少一些。
193環境的道理與161環境一樣,不再贅述,但還是羅列大致數據供大傢參考。
193環境:
紅桃牌48張=高流動性牌19張(占比39.58%)+低流動性牌29張(占比60.42%)
梅花牌48張=高流動性牌36張(占比75.00%)+低流動性牌12張(占比25.00%)
看完本篇文章,知道這規律後,有什麼用處嗎?
我就想到三個:
一、五谷出現【兵糧寸斷】與【樂不思蜀】,如何選擇?如果實戰環境各方面差不多,那麼在洗牌之前,可以隨便選。洗牌之後,優先選樂。
二、假設就快到洗牌,而你的隊友又即將判定兵、樂,那就在棄牌和替換裝備牌方面,盡量選對應的花色。
三、如果你是忠臣,且手上備選武將有徐晃、大喬,那該如何選擇呢?
如果是攻擊輸出強的主公如劉諶,袁術,那別多想瞭,選誰都差不多,或者選個給牌回血的會更好;
但如果是站得久,耐抗耐草型的主公,預計本局能打兩次或更多次洗牌的話,則優先選大喬。徐晃嘛,站一邊涼快去!
大傢,可以想到更多的應用環境嗎?歡迎下方評論區見。
本文來源為訂閱號“三國遊戲文史庫藏”(sangogame)